2005年3月8日星期二

农民是中国的“沉重包袱”还是“秘密武器”?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于中国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究竟是“沉重包袱”还是“秘密武器”?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9亿农民的社会整体形象,更是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结合当前举国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的要求,本文愿发表一些个人的理解。

一、农民为什么会成为“沉重包袱”?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农民是最吃苦耐劳的,一年365天,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劳动十几个小时。一份付出,就应该有一份收获,马克思也说过:“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按照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委托的专家评估,中国劳动力平均价格为每小时0.64美元(还不到美国21.11美元的1/30),9亿农民扣除老、幼、病、残大约有6亿劳动力,为了计算方便,假设每个农民每天劳动10小时,1年劳动11个月即330天,那么,中国农民一年中仅出卖劳动力的收入就应当是12672亿美元(即:10小时×330天×0.64美元×6亿=12672亿美元),人均1408美元(即:12672亿美元÷9亿=1408美元),这个数字是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4倍,几乎接近2010年的奋斗目标(人均1500美元)。更何况,农村还有占国土面积60%以上的土地资源,如果我们学习美国开发西部一亩地换一美元计算,那么农村的小康建设就会有5.8万亿美元的地产资源储备金(是计划中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4.3万亿美元的1.35倍)!有了这样两笔庞大的资本,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是指日可待。

然而,现实情况是: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为人民币2936元,折合美元还不到360美元,占纯劳动收入理论数据1408美元的26%,仅此一项,两者就相差1000多美元。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此勤劳的中国农民还有5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时代的基本矛盾。社会分工及分工导致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同时,各个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单个的个别劳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由生产者自己决定的,如果个别劳动生产的产品不适合社会需要,这种个别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也就意味着个别劳动的价值得不到实现。这种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贯穿着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直接决定着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市场把劳动产品以等价形式交换出去。据此,中国农民劳而少获甚至劳而无获的天字第一号怪事也就豁然开朗了。

从宏观上说,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就够了,扣除乡镇企业吸纳1.2亿和进城打工1个亿,其余3.8亿劳动力仍然在家务农,不管他们再怎么起早摸黑,因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总量就只有1.5亿,这就意味着每年都有2.3亿农民的汗水注定要白流, 这就意味着中国每年都有价值4857亿美元(10小时×330天×0.64美元×2.3亿=4857亿美元)的农民劳动成果注定要白费。如此数量惊人的浪费,足以让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扼腕痛心!

从微观上看,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加上中国特殊原因形成的特殊产物——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市场极不完善,农民劳动产品的价值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充分实现:要么卖不出去,要么低价处理。

由此看来,9亿农民对于中国究竟是福是祸,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如果积极对待,运筹得当,庞大的人力资源的能量能够很好地释放出来,就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2.3亿农村劳动力只能“怀才不遇”,就必然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和负担。

二、变“出口农业”为“出口农民”

中国农民素有故土难离的观念,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随着2005年中国入世各项承诺的全部兑现,国外先进农业管理和农业市场化的动作模式,会直接冲击中国农业,加上入世后各国采取的利用检验检疫高标准提高门槛的技术壁垒,又让中国靠施化肥刺激高产的农产品失了出口市场竞争力。因此,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变“出口农业”为“出口农民”,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从容应对入世之后新形势带来的挑战,还可借此机遇,加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十六大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国门发展,至今效果并不显著,原因何在?因为中国最有资本“走出去”的,不是工业,不是农业,而是成千上万的农民!

作为世界最大的具有几千年古老历史的农业国,中国农民最有竞争力:一是动植物种源最多,达39万多种,是世界头号种源大国,能够适应全球各地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长期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三是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洗礼,造就了上千万专家型的农业能手。论技术,那些包产到户耕作多年的农民个个都是种植专家。论勤劳,那些养殖大户,养猪、鸡、鹅、兔、虾、鱼、鳖、蟹的专业户个个都是能征善战、吃苦耐劳的行家能手。四是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的国际局势和世界经济格局为我国种养植技术和大量剩余劳动力大显身手提供了机遇和国际舞台,除了美、日、欧等不到10%的发达国家外,其它90%的国家都是农业国,与我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只要与世界上160多个农业国全方位合作,就会带动上千万专家型的农业能手就能走向世界,中国的跨国农场就会在世界“遍地开花”。 据报载,如今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国家需要开荒种田,特别是与中国接壤的周边国家,太平洋的岛国,整个非州、中南美州各国都有大量闲置荒地等待开发。如拥有156万平方公里的蒙古国只有260万人口,荒芜的土地人均近千亩;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土地肥沃,鸟粪层覆盖几米厚,面积超过台湾12倍以上人口却不到1/5;带头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非洲国家刚果,芒果、香蕉不用种,只需花费人工摘下来就可以卖钱,以上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务农经商的理想之地。更有不少国家不仅地广人稀,资源丰富,而且土地价格极低,如柬埔寨乡村1亩地50年使用权仅租1美元,老挝和俄罗斯的土地更多更廉价,老挝提出把整个市县拿出来招商,而俄罗斯一个边疆区的农村开发项目所占面积比10个江苏省还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中国应抓住机遇,大力开拓海外农民就业市场,通过为各国兴办中国农业科技园,把中国种养专业户和菜农、花农引导到国外开垦土地,建立农产品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绕过各国海关防疫动植物检查的技术性,钻到“牛魔王”肚子里,大打出手,大干一场,既减轻了国内就业负担,又在海外挣回了“出口农业”换不到的大量外汇。如果今后中国向160多个农业国平均每年每国推出1万精干劳动力,则20年后就可以走出去3000多万农民。如果能把俄罗斯、加拿大的工作做通,仅这两国租地伐木就可以容纳1000万农民,加上其他因素总计走出去农民可达5000万。海外农民挣回的巨额外汇反过来投资到农村城市化建设,又可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国内就业市场,这样,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就会走上社会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三、农民仍然是中国的“秘密武器”

有了亿万农民出国创业积累的巨额资金,中国就可以亮出另一个实现强国之梦的杀手锏--开发国土资源。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面对强大的美国和苏联攻克柏林的惊天动地之举曾经感叹不已:“英国本土可惜是个很小的岛国,如果要有美苏那么强大的国土后备资源就好了。”邱吉尔一语道破英国对原来失去的日不落帝国的忧伤,同时也道破了国土资源辽阔对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中国国力有限,60%以上处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国土资源一直处于沉睡之中。如前所述,农村的土地资源一旦从沉睡中醒来,就可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资本,到那时,像浙江苍南县的龙港一样,中国农民“造城运动”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从静态上看,6亿农村劳动力是现成的,60%以上的国土资源是现成的,而全球市场对于入世后的中国来说还只是潜在的。从动态上看,广袤的国土资源能否从沉睡中唤醒,取决于亿万农民能否“走出去”占领全球市场;亿万农村劳动力的能量能否在国际市场空间释放出来,又取决于执政党是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能否娴熟驾驭如此庞大的社会生产力。

历史证明,在中国,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才能把上述蓝图变成现实。于是,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中国走向全面繁荣昌盛的总公式:

6亿劳动力+60%土地+全球市场+共产党员先进性=中国全面小康

这个总公式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是执政能力的提高,因此,它不能停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学雷锋做好事的道德层次上,更不能满足于开了多少次会、做了多少个报告、写了多少篇心得的机关内部操作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从纵向历史上相对于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资产阶级政党而言的;从横向方面来说,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又是与美国共和党、日本自民党、英国工党等同时代的世界各国执政党相比较而言的。具体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共产党员先进性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改革、改革、再改革。比如: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施全民护照。学习发达国家人手一本护照的经验,用世界通用的护照代替仅国内适用的身份证、户口本的户籍管理政策,消除城乡的差别,才有利于亿万农民出国经营和国际旅行。

2、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组织农民走出去,把联产承包后得到解放的生产力用到海外农场的开发上,把那些走出国门的中国农民个个培养成为农场主。为此,要尽快制定“海外创业一帮一”行动计划,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即先从各村选派1个觉悟高、本领过硬的党员出国创业,立足生根之后,再带动十个农民走出去,这样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千带万流动发展,最终实现千万老板闯世界,亿万国人走四方的发展目标。

3、改革外交工作,坚持政治、经济并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外关系也是由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的,经济外交在国家对外关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亿万农民闯世界计划的实施,驻外使馆既要为政治需要服务,更要不遗余力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可学习越南经验,驻外大使都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述职,并接受各行业代表的质询。

4、制定《侨民法》,用法律形式支持中国公民特别是亿万农村劳动力出国发展,并通过侨民创业努力,在加倍受益中维护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勤劳创业形象。

千百年来,农民历来是贫困、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历来是一个任人使唤、被支配、被同情的群体。但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农民就成为一个十分奇异的阶级力量。当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会发现它其实又是一部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巧妙运用亿万农民这一“秘密武器”不断化险为夷、克敌制胜的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就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800万正规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其秘密在于通过土地革命赢得了亿万农民的衷心拥护。在改革开放时期,当国有企业50%以上连续几年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中国的GDP始终保持10%以上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其秘诀还是在农民身上,正是不起眼的农民创办了乡镇企业并得到蓬勃发展,才填补了的这个巨大的亏损面。同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亿万农民仍将是中国创造又一个世界奇迹的“秘密武器”!